书名: |
世界名画家全集——卡萨特 |
作者: |
李家祺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编号: |
7-5434-4338-4/J.237 |
出版时间: |
2003-01-01 |
所属分类: |
无 |
责任编辑: |
|
开本: |
|
定价(元): |
78.00 |
发行电话: |
0311-87750444 |
字数(千字): |
|
获奖情况: |
今天,美国有不少女性艺术家,而且女性从事艺术创作的风气极为流行。但是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从事严肃的艺术工作,则为世所不许。玛丽•卡萨特(MaryCassatt,1844~1926)是一位不受世俗观念拘束、意志坚强、一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的女性。她出身于费城上等人家,二十岁时宣称将来要做画家,从而与父亲发生冲突。在她的坚持下,父亲最终首肯,让她就读宾州美术学院。她由此走上绘画之路。
1865年,卡萨特二十一岁时与母亲赴欧洲游历。她先到意大利研究柯勒乔作品,又到西班牙探讨委拉斯开兹、鲁本斯的名画。1872年,她以《嘉年华会》入选巴黎沙龙展,一年后定居巴黎。此时的巴黎正是一群法国画家尝试发表印象派新绘画的时期。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派画家对外光的表现和色彩明亮的画面,尤其对德加的作品特别喜爱。她买了数幅德加的画作挂在家里摹仿,作了姐姐丽迪亚的画像。后来她认识了德加,并获邀参加印象派画展,不断在印象派画展上展出作品。德加宣称卡萨特是他遇到的一位“感觉与我一样的同好”,并对她的绘画技巧赞不绝口。两人建立了长久友谊。法国作家左拉也对卡萨特的绘画极为赞赏,塞尚、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主将也将她引为知己。
1891年,四十七岁的卡萨特举办首次个展,为法国美术界所推崇。不过此时她在美国仍不受重视,直到1904年芝加哥美术协会邀请她为年度展览主宾,卡萨特才回到美国。十年后,费城美术学院为她颁奖,她逐渐为世人关注。但她并没有在美国定居,晚年移居法国南部的格拉赛。1926年6月14日卡萨特去世,享年八十二岁。直到1947年美国才举办卡萨特回顾大展,在她离世二十年之后,她终于被祖国追认为一位伟大的女画家。
这位终生未婚的女画家曾说:“画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易行的通衡大道,另一条则是坎坷的羊肠小路。”她自称走的是后一条路。也许像她自己说的“做女人是失败了”,但做画家她却成功了。卡萨特早期画人物,题材多为妇女喝茶或出游。成熟期的创作主题多是母亲对幼儿的关怀,亲情洋溢,造型生动,色彩丰富,透露出生命的光辉。
背景:
玛丽•卡萨特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极少数能在法国艺术界活跃的美国艺术家之一。早期她喜爱摹绘古代大师的作品,也倾向摹绘法国的艺术风潮;之后加入印象派画家们的行列,并吸收印象派作画的技法,特别是受德加的影响甚深。或许因为卡萨特身为女性,又终生未婚,其作画题材主要取自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多半以妇女与孩童为钟爱的对象,特别是对母亲教养孩子温情的描绘,更是引人入胜。其画作色调明亮温暖,处处充满阳光及温馨可人的幸福之感。卡萨特的成就不止于绘画,为教育美国年轻一代高尚的艺术品味,她力劝美国收藏家购买欧洲名画。没有她的协助,不会有那么多精致的艺术品横跨大西洋,在美国市场及博物馆中大放光彩,这是卡萨特在艺术成就之外一项独特的贡献。(江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