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专门为青少年认识人体菌群世界而打造的科普绘本“小细菌 大世界”丛书自出版后,广受读者好评,日前荣获2022年度河北省优秀科普图书作品一等奖。
丛书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人体细菌知识,包括什么是细菌,细菌的结构,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生长与繁殖,细菌与人体的关系等,将深奥、枯燥的细菌知识融入人物对话和故事情景中去,生动全面地呈现了奇妙、丰富的人体菌群世界。
1.中国工程院丛斌院士担任总主编
细菌是自然界分布广、个体数量多的生命体,每个人一出生就和大量细菌等微生物共存,且无时无刻不在和它们接触。人体内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它们与其他微生物共同构成人体微生态系统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然而很多大朋友、小朋友都谈“菌”色变,对细菌缺乏正确的了解与认识。
该丛书责编沈鸿宾表示:“为了让更多青少年正确认识细菌与人体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策划了‘小细菌 大世界’丛书。”
该丛书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丛斌院士担任总主编,对图书内容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丛斌院士表示,希望通过这套科普图书向读者传播细菌知识,引导大家认识到,除了能引起感染的所谓的“坏”的微生物之外,还有很多对人体特别重要的正常菌群,它们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沈鸿宾说:“为确保本丛书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书稿内容除了由丛斌院士整体把关之外,还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的一些专家们进行审阅,并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2.以生动的故事和画面传播专业知识
为了激发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代入感,在呈现图书内容时,丛书主编之一、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贾娴娴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细菌世界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小读者的眼前。
丛书从中学生毛毛因肥胖而出现的身体问题讲起,通过毛毛和他的两个小伙伴迪宝、小布的主动探究层层推进,揭开人体细菌世界的神秘面纱。毛毛在妈妈和医生的帮助下制定方案重建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调节菌群结构,最终改善了身体状况。
为了方便小读者阅读,书中还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手法,客观、生动地讲述人体细菌知识。例如,在讲述细菌的大小时,书中打了这样的比方:如果把一粒小米看作一个足球场,那么一个细菌就相当于足球场上摆放的一个乒乓球。
丛书中除了生动的文字,还有形象的图画。编辑团队经过反复沟通,决定邀请专业绘画团队以绘本的形式来呈现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形象以及绘本的风格都经过了多次调整,力求为小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编创团队还特别邀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热爱阅读科普绘本的中小学生试读书稿,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对文字和图画进行反复修改。
3.多渠道宣发推广助力科学普及
图书出版后,编创团队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腾讯会议平台,采用微信图文推送、线上课堂PPT分享、线上直播等方式对本书进行宣传推广。内容主要涉及细菌与微生物、菌群与人体、如何利用菌群维护人体健康等方面,由浅入深,由身边事讲到微生物专业知识。
这些宣传推广方式在小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孩子们纷纷表示:这套丛书让我们发现了“小细菌”的“大奥秘”,帮助我们学会了与细菌“交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编创团队还通过多种方式向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多个单位和中小学赠予“小细菌 大世界”科普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