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至今,
天安门广场共举行了15次阅兵式。
1984年10月1日,
女卫生兵方队首次亮相受阅部队,
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
第一支女兵方队。
此后1999年、2009年、
2015年、2019年大阅兵,
都组建了女兵受阅方队。
这些受阅队员,
主要来自位于石家庄市的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下文统称为白校)。
这是一所由白求恩倡议建立的学校,
受阅队员发扬白求恩精神和
“精准胜于一切,英姿靓于一切,
意志坚于一切,团队高于一切”
的女兵方队精神,
圆满完成了五次受阅任务。
五次大阅兵背后,
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近日,军旅作家艾蔻创作的
《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
背后的故事》
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报告文学形式,
通过大量深入采访,
记述了广大受阅女兵队员
以及管理干部、教练员、
后勤保障人员的生动故事,
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以及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1984
女卫生兵方队:创造徒步方队最佳成绩
1984年10月1日,三百五十二名女兵盛装亮相天安门,首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女兵的非凡素质。
为了彰显军威,徒步方队首次采用二十五乘十四的超大阵容,震惊世界。实际上,把二十五人组成的排面练至整齐划一,尤其是还要以齐步和正步行进的方式,难度已相当之大,再将这样十四个排面合成为一支方队,最终完美登场,从技术层面来说近乎极限。
初期训练
为了适应受阅训练的高强度,女兵每天早上起来练体能,跑完五公里之后再分排面带开。
方队合成的检验标准,是要以标准的齐步与正步走出整齐而又稳定的横线、竖线和斜线。整个方队三百五十名队员要做到等步幅、等速度、等间隔、等距离,有任何一点儿偏差都不行。
排面合成
阅兵指挥部对女卫生兵方队的考核结果是:“横、竖、斜线整齐,踢腿、摆臂、步幅、步速合乎标准,规定通过时间为3分22秒75,实走时间3分22秒整,误差仅0.75秒,创造了徒步方队最佳成绩。”
方队合成
1999
女兵方队:人均踢坏五双特制短靴
早在1998年2月,白校就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阅兵领导小组下达的指示:组建女兵受阅方队,代表全军女兵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首都阅兵。
出战宣誓
1999年的夏天特别热,华北地区更是酷暑难当。但是,女兵方队大热天训练却穿长袖衬衣打领带。因为入夏换装,女兵们鸡心领短袖没穿两天,胸前就晒出了“黑三角”,肤质敏感的甚至出现了红肿脱皮。方队就此事向阅兵指挥部打了报告,经正式批准后才又换回了米色的常服衬衣。
拔慢步
在长达十四个月的阅兵训练中,方队的女兵们人均踢坏了五双特制短靴。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坚持,齐步、正步、跑步所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蹬翘练习
2009
三军女兵方队:新军装集中亮相
与1984年和1999年相比,除了白校学员和北京军区的战士,三军女兵方队中还有来自总后勤部直属单位和海军、空军一百多个团以上单位选拔出的佼佼者。
训练
2007年,我军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换装,历时三年在全军完成新军装的换发,因此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阅兵也将是这套新军装的集中亮相。三军女兵方队将同时展示陆军的松枝绿、海军的浪花白、空军的天空蓝,三种色彩相得益彰,视觉效果的确是赏心悦目,在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
教练员吴云飞(后排左一)与十五排
2015
白求恩医疗方队:女兵首次乘车受阅
2015年5月11日,白求恩医疗方队正式组建,6月8日进驻昌平阅兵集训点。因为时间紧张,方队只能边组建边训练,有关服装装具以及展示形式的方案前前后后改了几十稿之多,是历届最为波折的一次。为纪念抗战胜利而阅兵是新中国首次,女兵乘车受阅亦属首次,有些细节直到“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都还在微调。
初期训练
白求恩医疗方队以陆海空三个排面进行编队,每个排面由四辆战车组成,每辆战车承载二十名队员。虽然队员的站位上有一个固定脚掌和脚踝的辅助装置,驾驶员也尽量保持匀速平稳,但刹车和加速在所难免,要克服身体的晃动也并非易事。为解决站乘重心不稳、排面不齐的问题,女兵们头顶矿泉水瓶,脚掌踩台阶,脚后跟悬空进行训练。最初坚持不了一分钟,后来人人都能坚持二十分钟不晃不抖。半个月练下来,队员们普遍感觉脚掌抓地有力了,哪怕车辆出现大幅度晃动,重心都能得以控制。
女兵史明艳(左)与宋昕蔚
2019
女兵方队:首次以挂枪形式受阅
2019年2月4日,白校再次领命组建女兵方队。令人振奋的是,女兵们将首次以挂枪形式受阅。
军医高丽彩与队员列队长安街
这次大阅兵,女兵方队挂枪成为一种显著信号,女兵作为军事力量中的重要部分,她们要同男兵一样,展现出中国军人的血性与刚强。
9月29日晚,战旗方队用餐车送来了一个意外惊喜。三米长、一点五米宽的巨型蛋糕上,数码喷绘着祖国的壮丽河山,旁边有八个醒目的红字——中国女兵,震撼世界。
女兵方队收到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