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上,作家王小柔做客石家庄呈明书店,为读者分享了创作《爱上动物的理由》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以及救助小动物的感人故事。
她是有名的“段子手”式作家
王小柔是有名的“段子手”式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被称为“中国最哏的段子作家”。迄今为止,王小柔已经出版了40多本书。在《爱上动物的理由》中,她延续了自己幽默的行文风格,从自己的救助经历、养育经验入手,真实讲述与小动物朝夕相处的故事,并用幽默又富有诗意的文字把小动物的不同种类、生活习性、性格特征等讲述出来,让科普知识读起来生趣盎然。
活动现场,王小柔讲述了自己如何与动物“结缘”、救助动物的故事。让她念念不忘的,是她曾经救治过的一只北京雨燕。
王小柔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刚刚下过雨的早晨,她在路上遇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雨燕。它睁着大眼睛,冲着王小柔眨巴眨巴,身上已经有了虫子。王小柔当机立断,要救下它。
“雨燕的腿很短,而且爪子都是向前伸着的,没有办法站立。想要再次让它起飞,需要外界的助力,让它再次感受气流。”王小柔说,之后,她每天都训练雨燕,希望有一天它羽翼丰满,可以追上迁徙的鸟群。
后来,这只雨燕还真的飞回来过。它在王小柔的头顶上盘旋了几圈,然后融入鸟群飞走了。王小柔说:“在与鸟类交往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其实鸟和人类有共同之处,它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悲伤和绝望。比如说那些受伤的鸟,在你的呵护之下展翅飞翔的时候,它们应该也有眷恋。以后,我们不一定能认出彼此。但是那种眷恋和惦记,都会刻在我的心里。”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王小柔觉得“不写不行”。她把这些救助动物的故事写到了自己的新书《爱上动物的理由》中。
阅读的作用和走出去是一样的
活动现场,王小柔也与现场的小读者互动,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小知识:北京雨燕每天大约能吃下一千多只昆虫;白天也可以看到猫头鹰;家里的鹦鹉跟着听评书,久了能模仿马蹄的声音……
走进大自然,爱上大自然,是王小柔的亲身体会。她告诉读者:“不管春夏秋冬,我大概5点就背包出门,直接开车到郊外比较偏僻的地方。看着阳光一点点从地平线上升起,感受着那种美好。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让你忍不住想靠近它。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中,哪怕花20分钟的时间去趟公园、听听小区里鸟的叫声,都是值得的。那些长久注视大地之美的人,一生都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
说起自己的阅读经历,王小柔说:“小的时候,在家人的影响下我就喜欢看书,也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其实阅读跟我们走出去是一样的,图书为我们打开了很多的门和窗户,让我们借由他人的经历来拓展自己的视野。”
现场的多位读者也谈了自己参加此次阅读分享会的感受。
刘女士说:“我经常带着孩子四处旅游,我觉得有这样经历的孩子,见识会更广,心里装的爱也会很大。孩子多听听老师的分享,比单纯去看一本书要强很多。”
沈女士表示:“今天听了王小柔老师的分享,我感觉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今天我特意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希望她在学习之余能够走到大自然中,感受到真实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