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风华 科技筑梦:记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创新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25 点击量:?

  四十年前,一颗科技出版的种子在燕赵大地悄然萌芽。1984年,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由原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技术编辑室华丽蜕变,肩负着“出版科普精品,弘扬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踏上了探索科学、传播智慧的光荣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他们怀着对科技出版工作的无限热爱,秉持着工匠精神,捕捉乍现的灵感火花,将一个个精彩的选题孕育成枝繁叶茂的书籍之林,数十年如一日为科技出版事业默默坚守与奉献。

  聚焦国家政策和科技前沿 为科技强国贡献出版力量

  四十年来,科技社始终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紧贴科技前沿,为科技强国梦贡献着出版力量。

  1987年策划出版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略”丛书,标志着科技社科学技术类图书出版工作拉开序幕。20世纪90年代,科技社特邀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首批院士卢嘉锡和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路甬祥担任主编,出版了展现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中国古代科学史纲》。随后,“鸟瞰科学”丛书、“看不见的科学世界”丛书等一批批弘扬优秀科学思想类图书接踵出版,为科技社持续探索的步伐注入强劲动能。




  多年来,科技社自觉承担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策划出版了瞄准科技前沿的青少年启迪类科普精品《百年科技强国路》、“科学前沿探索”丛书、“中国科技的梦想与荣光”丛书、“图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系列·少年版”……激发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

  在专业领域上,科技社立足国家发展大局,着眼长远发展,持续强化编辑力量,不断产出高质量选题。改革开放初期策划的《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现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河北动物志》《生物入侵与中国生态安全》等精品学术著作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农业科技十万问》《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食管外科学》等图书荣获中国图书奖(现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进入新时代,科技社策划出版的《混杂堆积与环境》《新发传染病学》等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近年重磅推出的以全新名录数据展现我国物种多样性的“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种子植物多样性名录与保护利用(1-4册)》,入选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科技社将持续围绕科技强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命健康等领域,不断推出优质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类出版物。

  深耕医药卫生学术板块 服务百姓健康需求

  建社初期,科技社便着手整理出版了河北盐山已故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包含平装和精装两种版本,以此奠定了科技社中医药特色的主基调。

  1999年,科技社同烧伤临床规模和救治技术水平皆世界领先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当时被医学界传为佳话的“黎氏三兄弟”黎鳌院士(第一任所长)、黎介寿院士、黎磊石院士策划出版了《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该书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6年,再次同烧伤研究所第二任所长汪仕良教授组织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烧伤营养学专著《烧伤代谢营养学》。随后结合烧伤代谢营养领域新进展,策划的《烧伤代谢营养的理论与实践》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15年邀请第三任所长黄跃生教授编写的《烧伤早期救治与康复治疗学》也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此外,还同其他研究机构、著名学者合作,陆续出版了《中华推拿大成》、《疾病诊治大典·中医卷》、《中医经典通释》、《新发传染病学》、《御医袁鹤侪良方集粹》、“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丛书等一大批深受业界好评的学术“看家书”。

  2011年,科技社入选了首批“具备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名单”,进一步明晰了养生保健类系列图书开发的目标。组织策划了《家庭医生速查手册》《小偏方妙治百病》《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等一系列健康手册、孕产养育图书,丰富了医药卫生产品线。

  近年来,为满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需求,科技社依托精品医学学术专著资源,成体系地开发医学科普类图书。针对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出版的《餐桌上的伪科学》《杨力教授谈免疫养生》入选“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家庭保健类图书《远离疾病营养学》《做自己的中医》《痰湿一去百病消》等,多年来稳居当当、京东等养生保健类图书销售榜前列。

  融合创新看未来 构建多元化出版格局

  科技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出版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运用新技术丰富图书形态,积极探索数字出版转型发展之路。

  2015年,科技社入选“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应用试点”,研发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应用工程;打造了内容数字化编辑加工与投送系统工程、德育微课堂复合形态出版物工程、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教育出版工程等项目;谋划了“河北省职业教育云平台”项目;与中原农民出版社及山东、山西、陕西等中部九省科技出版社联合发起、共同组建的“天下农书数字图书馆”,目前已完成近8000种农业数字图书的制作,成员单位达23家;精准对接新时代教育政策,策划出版了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用书——《劳动实践》,筹建了“河北省出版印刷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劳动教育的种子在燕赵大地广大中小学落地生根。




  在集团聚焦主责主业、着力融合创新的发展战略下,科技社结合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大科普精品IP”项目,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合作出版了展现中国恐龙化石发掘成就的“了不起的中国恐龙系列”科普绘本,同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合作出版的原创海洋生态环境科普启蒙绘本“温暖的海洋”系列;开发的科技类融合出版项目——“云中医”平台已初步搭建,并推出第一季《中医正骨手法心悟》;组织策划的数字医疗理论专著“数字听诊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丛书第一册即将出版。

  科技社还搭载新媒体力量,为读者提供通向立体化阅读的桥梁,在“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等线上融媒体顺利上架电子书、有声书、音视频课程等数字内容产品。

  四秩风华勇逐梦,启程再续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技社将聚焦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出版融合创新工作,持续探索发展新路径,努力打造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达成“出好书、出人才、出名家、出效益”的目标,全力打造科技社强社名牌、科技社图书自主品牌的“双牌”计划,助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出版力量。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电子)·KAIYUN官方网站

冀ICP备11021998号-1

地 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

技术支持: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