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传奇仍在继续!截至目前票房已超122亿,全球影史票房排名第九,并在持续上涨中!电影里哪吒的很多台词持续刷屏,特别是其中的四句,令人印象尤其深刻——哪吒在与群妖打架前,先做了个帅帅的亮相,大声念道:“我乃哪吒三太子,能降妖来会作诗。今日到此除奸恶,尔等妖孽快受死。”瞬间点燃银幕,令人热血沸腾!
来源:新华社
其实,这几句台词并非凭空而来,它借鉴了传统戏曲中的“定场诗”和自报家门的经典出场手法,以便迅速进入剧情,彰显人物性格。更令人惊喜的是,电影中哪吒念诗时矫健的身姿、凌厉的眼神,竟与京剧大师盖叫天在《恶虎村》中的身段如出一辙!
活武松”盖叫天
盖叫天,这位被誉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的京剧泰斗,以其精湛的武生技艺和对角色深刻的理解,塑造了无数经典舞台形象,是戏曲艺术浩瀚星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他视艺术为生命,一生苦苦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曾在台上做动作时不慎骨折,腿骨穿靴而出,却忍痛坚持以“金鸡独立”造型演到结束。接骨后又因错位导致骨骼生长畸形,为了能继续演戏,他挥拳将畸形的右腿砸断,请医生重新接骨。他刚正不阿,先后拒绝为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日本人演戏,并直言:“我演戏是给老百姓看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满腔热情投入京剧创作研究中,为戏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便是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戏苑花开》一书中的一段精彩内容。除了盖叫天的戏曲生涯,在书中,你还能一睹关汉卿、王实甫、成兆才、齐如山、荀慧生等戏曲大家的人生风采,了解戏曲的起源、爱看杂剧的皇帝是谁、昆腔弋阳闹京都的“戏曲往事”,尽情感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哪吒》《窦娥冤》等经典剧目的艺术魅力。
其实,《哪吒》系列电影和这些经典的戏曲一样,之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们血脉相通,共同传递着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的精神张力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让我们打开《戏苑花开》,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梨园之旅,感受戏曲的恒久魅力,读懂不同艺术形式间蕴藏的同样的精神内核。
溯源千年戏脉:从乡野草台到宫廷雅宴
戏曲的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百戏”。那时的巫傩之舞,带着神秘与原始的张力,成为戏曲最初的萌芽。唐代“参军戏”以诙谐讽谏见长,宋代杂剧则在市井中蓬勃发展,元代元曲更是俗中见雅,尽显市井风华。明代昆弋争艳,清代梆子兴起,戏曲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最终成为一门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风靡民间的秧歌戏
细品经典戏魂:二十五部剧目,道尽人间百态
《戏苑花开》精选二十五部经典剧目,带您领略戏曲艺术的永恒魅力。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决绝、窦娥三桩誓愿的惊天冤屈、宝莲灯下人神相恋的禁忌、穆柯寨中巾帼追爱的豪情……这些故事或悲壮、或缠绵、或诙谐、或激昂,无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与时代的印记。
梧桐雨
书中提到,河北梆子《哪吒》是根据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以及《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改编的经典戏剧。从戏曲中的“东海洗澡”“抽龙筋”“割肉剔骨还父母”等情节,到如今电影的“我想试试改变世界”,无论哪种版本,哪吒的故事都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神童的英雄事迹,更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励志故事。它激励着人们追求梦想,勇敢地战胜一切挑战,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对话戏中之人:二十三位巨匠,诠释“戏比天大”
戏曲的辉煌,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关汉卿以笔为刀写尽人间不平,白朴用爱情戏颠覆礼教枷锁,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从草台班逆袭成一代宗师,“活武松”盖叫天以真功夫重塑江湖侠骨……《戏苑花开》为您讲述二十三位戏曲巨匠的艺术人生,带您感受他们对戏曲的执着追求与卓越贡献。
关汉卿画像
韩世昌(左)与梅兰芳(右)
解密戏外之功:十八则行话,揭开角儿们的幕后世界
“千斤白四两唱”为何重要?怎样“把死戏唱活”?从“四功五法”的技艺精髓,到“救场如救火”的幕后惊险,《戏苑花开》用十八则戏曲行话,带您走进角儿们的幕后世界,感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汗水与智慧。
这不仅是一部写给当代人的戏曲文化读本,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当哪吒的“魔童”身段邂逅盖派武生的经典范式,当《宝莲灯》的神话内核跨越千年仍在银幕重生——戏曲从未老去,它只是以新的姿态,在《戏苑花开》的字里行间,等一场与你的重逢。
梨园有梦,花开千年。《戏苑花开》,邀您共赏梨园春色,品味戏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