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呈现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丰富多彩的面貌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为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关键。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一书。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按照方法论本身的内在逻辑,从理念方法、原则方法、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四个维度对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了梳理和理论解读,分析和总结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书中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类,系统阐释了理念方法、原则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各10种,包括“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文化人法”“善于‘讲故事’”等,以简洁明快、生动有力的语言,呈现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丰富多彩的面貌。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书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执政时,针对不同领域的思想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20世纪80年代,针对福建宁德当时统战工作出现的认识不足的问题,他首先纠正了部分人存在的“统战工作未必有那么重要”的错误认识,并在1988年12月组织成立了宁德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民盟的地区委员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统战工作的地位,也为民主党派在宁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增强宁德广大干部群众和驻军指战员的双拥意识,习近平领导每个县实施了“‘四个一’工程”的计划,即编写一本乡土教材、制作一部适合群众看的录像、进行一次民兵典型人物介绍以及搞一次国防教育演讲比赛。这些计划和措施不仅有效增进了同当地人民群众的联系与感情,还提高了人们的国防意识和双拥意识。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一理念方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指导。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度、效”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度、效”,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继承,也是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有力之举。习近平在1988年到宁德后,针对宁德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滴水穿石”的思想,当地的人民群众“听了感到很新奇,但不太理解,甚至心里觉得不太舒服。宁德人穷怕了,恨不得一夜致富,可习近平总书记却提出‘滴水穿石’,需要有个适应和接受过程”。对此,习近平采用了润物无声的方式,即“不用行政命令来强制大家,而是花些时间慢慢跟大家解释,推心置腹地交流,解开人们心里的疙瘩”。渐渐地,宁德的百姓开始接受习近平的理念。这正是正确调整思想政治工作节奏、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度”的结果。

  调查研究法

  书中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中,“调查研究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河北正定时,习近平跑遍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在福建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赴任浙江,他用1年多时间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仅7个月,他到过全市19个区县;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他的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方法。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本书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特点和战略方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

  作者介绍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题组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苗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电子)·KAIYUN官方网站

冀ICP备11021998号-1

地 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

技术支持: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