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邱华栋撰写书评,推介花山文艺出版社《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一书

发布时间:2025.04.17 点击量:?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撰写书评《嬉笑怒骂皆是文章》,推介花山文艺出版社《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一书。




  该书为一部系统研究京剧丑角艺术的学术专著。全书从分析具体的京剧作品出发,系统地探讨京丑的历史与现状、舞台形式、艺术功能、美学意蕴等问题,对京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进行总体分析,探讨京丑与其“京味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书评中写道:“《无丑不成戏》对京剧丑角的研究较以往的研究更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内容纵贯‘史’‘论’,舞台唱念、作品内涵、舞台手法的解析和探抉都有创新和探索,在京剧丑角的研究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填补了京剧丑角研究的相关空白,具有开拓之功。”今转此文,以飨读者。

  嬉笑怒骂皆是文章

  ——评《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

  文/邱华栋

  在2013年“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见到赵兴红,那时她还是文学界的一颗新星。会上,我主持文学评论组的研讨工作,记得她发言内敛而缜密,低调有内涵,像个小教授。后来,我到鲁迅文学院主持工作,注意到她教学作风严谨,在研究上治学态度端正,学员们很喜欢她的为师风格。工作之余,她坚持文艺评论创作,几年内发表了数量可观的理论论文和评论文章,出版了理论专著《小说戏剧性研究》和文学评论集《文学现场与在场》。再后来,我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也经常鼓励一些有文学特长的同事,不要忽视业务学习和创作。兴红在中国作协创联部负责综合处工作后,行政事务工作非常繁忙。早年了解她还是京剧学研究方面的一位专家,其勤奋和努力程度可想而知。没想到十年后,她又捧出了一部《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这部书稿入选了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令人欣喜。

  《无丑不成戏》这部书的切入角度非常独特。京剧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伟大戏曲剧种,从舞台形式到艺术手法,集中国戏曲艺术发展之大成。重视舞台、关注实践是戏曲艺术理论的前提,戏曲以表演为中心,以角色行当为载体,以唱、念、做、打为手段,长久以来吸引着研究者的兴趣和大众探究的目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丑行在京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戏剧功能。丑角戏路纵横,能量很大,所涉及的剧目繁多,无论喜剧还是悲剧,都需要丑角穿插其间。丑角以诙谐灵动的表演调节戏剧节奏,展现生活百态,丰富剧情层次,戏曲中有“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的说法。其概括生活、拓展人们的生命信息与人生体验,其承载的思想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生、旦、净难以承担和达到的。丑角跳进跳出,亦庄亦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承担着“剧戏眼目”等重要的戏剧功能,是京剧惩恶扬善、褒贬美丑不可或缺的行当。

  京剧作为国粹,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以往的京剧研究成果对生、旦、净研究较多,而对丑角的研究凤毛麟角。已有的研究远不充分,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不多,一些零散的丑角演员“经验谈”和高远的“美学思考”之类,对京剧丑角艺术的把握还有明显局限,对京剧丑角展开既系统、又切实的可读性好书,尚付阙如。

  《无丑不成戏》对京剧丑角的研究较以往的研究更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内容纵贯“史”“论”,舞台唱念、作品内涵、舞台手法的解析和探抉都有创新和探索,在京剧丑角的研究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填补了京剧丑角研究的相关空白,具有开拓之功。

  十年磨一剑。这部书以京剧丑角为研究对象,从采访到写作历经十余年,对京剧从孕育、诞生到发展以来的二百余年历程中,丑角的艺术特色、重要地位和影响等做了全面梳理和论述;细致剖析了京剧丑角唱念艺术、塑造人物和表现剧情的手法;探讨程式手段与自由创造在舞台演艺中的辩证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丑角的戏剧功能,并从美学及文化观照的高度,对京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做了总体分析;还探讨了京丑与“京味文化”环境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等。

  论述重点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艺术本体层面上的艺术形态、表演形式以及人物塑造,探讨京剧丑角在舞台上呈现的多姿多彩的形态以及张力无穷的表演路数变化;二是美学意蕴层面,包括京剧丑角的表演特征,与其他角色潜在的辨证关联、艺术功能、美学观照等。这部书从分析具体的京剧作品出发,采访调查演员的场上经验,沿循演员的说法加以理论归纳、提升,系统地探讨京剧丑角的历史与现状、舞台形式、艺术功能、美学意蕴等,从而挖掘京剧丑角的魅力并且补充此部分之前存在的论述缺憾。




  丑角艺术是京剧艺术之苑中结出的一朵绚丽而带刺的玫瑰,放射出独特的光彩。说它“绚丽”,是因为各色丑角在舞台上构筑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态和表演变化,并结合千奇百怪的人物性格和剧情流转形成不同的舞台张力,有简单的滑稽可笑,也有心灵自由的开怀大笑,更有理性智慧的高级审美之笑。在一定程度上,丑角艺术能减轻内心悲苦,透视社会矛盾,为社会为人生提供自审自视、自嘲自讽、自警自策、自娱自乐的艺术媒介。丑角的诙谐、机敏、智慧使观众为之展颜,为之着迷。说它“带刺”,是说它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又用诙谐的表现手法针砭时弊,执艺以谏,随戏寓讽。

  相信这部书的出版,既有助于扩大京剧艺术的影响力,更好地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为大众了解京剧以及丑角表演艺术提供了参考。

  (作者系著名作家,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电子)·KAIYUN官方网站

冀ICP备11021998号-1

地 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

技术支持: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